聯系我們
景縣新天翔鐵塔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15533813335
郵箱:94421798@qq.com
地址:河北省景縣龍華鎮開發區
瀏覽數:0??發布時間:2022-11-12 10:12:08
避雷塔是一種常見的鐵塔型的避雷電的保護裝置。避雷塔,又稱防雷塔、消雷塔,別名避雷針塔,鋼結構避雷針,塔式避雷針。根據所用材料不同又可分為”圓鋼避雷塔”和”角鋼避雷塔”,根據功能不同又可分為[避雷針塔]和[避雷線塔]兩種。避雷塔有四種規格:GFL四柱角鋼避雷塔;GJT三柱圓鋼避雷塔;GH鋼管桿避雷塔;GFW避雷線塔。圓鋼避雷塔因其造價低應用比較廣泛。避雷塔材料可采用圓鋼、角鋼、鋼管、單根鋼管等,高度范圍10米—200米。
避雷(針)塔產品主要功能是把建筑物接閃器以及電力電子系統感應到或者直接接受到得雷電過電壓通過塔體與接地系統(接地網接地極)等相連的引下線釋放到大地中的過程。因為大地的電阻和引下線的電阻非常的小,而建筑物自身的電阻很大,所以雷電過電壓會從引下線導入大地中。從而實現避雷,防雷的效果。雷電流接閃器是一條無感性,低阻抗的金屬內導體引下線,把接閃后的雷電電流輸送到大地,并使被保護的天線鐵塔或建筑物不發生側擊和帶電.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靜電場電纜的沖擊小于鐵塔阻抗的1/10,避免了建筑物或鐵塔帶電,消除閃雷限制入地雷電流強度,使被保護設備減少反擊和感應過電壓的危害。保護范圍按國標GB50057滾球法計算.
采用避雷塔防雷的優點:
采用鋼管作為塔柱材料,風荷載系數小,抗風能力強,塔柱采用外法蘭盤連接,螺栓受拉,不易破壞,降低維護成本塔柱正三角型布置,節約鋼材,跟開小,占地面積小,節約土地資源,選址便利塔身自重輕,運輸和安裝便捷,建設工期短塔型隨風荷載曲線變化設計,線條流暢,遇罕遇風災不易倒塌,減少人畜傷亡設計符合GB鋼結構設計規范和塔桅設計規程,結構安全可靠.因氣候變化,雷電災害不斷加重,很多建筑都安裝避雷塔,特別是樓頂不銹鋼飾鐵塔,造形樣式多樣,外形美觀,設計新穎獨特,廣泛應用于各類大樓樓頂、廣場及小區的綠地等的建筑,使之與建筑物交相輝映,成為城市中標志性的裝飾建筑。避雷塔原理與避雷針一樣,減少雷電災害。
避雷塔的應用范圍:
避雷塔主要用于各種建筑的防雷工程,特別是煉油廠、加油站、化工廠、煤礦、炸藥庫、易燃易爆車間,通訊基站、雷達站、機場、油庫、導彈陣地、PHS和各類基站的直擊雷保護以及建筑物樓頂、發電廠、森林、燃油庫、氣象站、工廠車間、造紙廠、等重要場所。因為應用范圍廣闊,受到全行業的青睞和選擇。
規格型號:
1、GFL四角角鋼避雷塔
2、GJT三柱圓鋼避雷塔
3、GH鋼管桿避雷塔(獨管避雷塔)
4、GFW角鋼避雷線塔
技術參數:
1、基本風壓:w0=0.4及0.7KN/m2兩種
2、抗震烈度:8度及小于8度地區
3、地基承載力:100及200KN/m2
4、覆冰厚度:≤10mm
5、垂直度:≤1/1000
6、防腐處理:熱浸鍍鋅
7、接地電阻:1-10歐姆
8、使用年限:30年
技術參數:
1、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
2、高聳結構設計規范(GBJ135-90)
3、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4、塔桅鋼結構施工及驗收規程(CECS80:2006)
避雷塔是一種常見的鐵塔型的避雷電的保護裝置。別名:避雷針塔,鋼結構避雷針,塔式避雷針。避雷塔有四種規格:GFL四柱角鋼避雷塔;GJT三柱圓鋼避雷塔;GH鋼管桿避雷塔;GFW避雷線塔。
應用范圍
避雷針塔的保護范圍還要按照滾球法來計算保護半徑和保護范圍。避雷塔主要用于各種建筑的防雷工程,特別是煉油廠、加油站、化工廠、煤礦、炸藥庫、易燃易爆車間,更應該及時的安裝避雷塔,因氣候變化,雷電災害不斷加重,很多建筑都安裝避雷塔,特別是樓頂不銹鋼飾鐵塔,造形樣式多樣,外形美觀,設計新穎獨特,廣泛應用于各類大樓樓頂、廣場及小區的綠地等的建筑,使之與建筑物交相輝映,成為城市中標志性的裝飾建筑。避雷塔原理與避雷針一樣,減少雷電災害。
避雷針的工作原理就其本質而言,避雷針不是避雷,而是利用其高聳空中的有利地位,把雷電引向自身,承受雷擊。同時把雷電流泄入大地,起著保護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設備免受雷擊的作用。簡單一點說,一級保護是以30米為半徑、二級保護是45米為半徑、三級保護是60米為半徑做弧的保護范圍。
計算方法
避雷針的保護半徑與高度(h)有關,以及與所現的滾球半徑有關;
D為滾球半徑(閃擊距離)
第一類建筑物為D=30米;
第二類建筑物為D=45米;
第三類建筑物為D=60米;
保護范圍采用規范之計算公式:
Rx=?{h(2hr-h)}-?{hx(2hr-hx)};
其中Rx為避雷針在距離地面hx米處的保護半徑(米);
hr為滾球半徑,根據建筑物類別取值30、45、60;
hx為被保護物的高度
一般來說,避雷針越高,保護范圍就越大,保護效果也越好,但考慮到避雷針建設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避雷針大多建設在35米-45米之間。
避雷塔保護其附近比它矮的建筑物或設備免受雷擊是有一定范圍的。這范圍像一頂以避雷塔為中心的圓錐形的帳篷,罩在帳篷里面空間的物體,可以免遭雷擊,這就是避雷塔的保護范圍。單支避雷塔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它的具體計算通常采取下列方法(這種方法是從實驗室用沖擊電壓發生器作模擬試驗獲得的)。避雷塔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為r=1.5h。式中r——保護半徑(米);h——避雷塔高度(米)。在被保護物高度hx水平面上的保護半徑為rx=(h-hx)p=hap;rx=(1.5h-2hx)p。式中rx—避雷塔在hx水平面上的保護半徑(米);hx—被保護物的高度(米);ha—避雷塔的有效高度(米);p——高度影響系數(考慮避雷塔太高時,保護半徑不按正比例增大的系數)。h≤30米時,p=1。圖1中頂角α稱為避雷塔的保護角。對于平原地區α取45°;對于山區,保護角縮小,α取37°。我們通過一個具體例子來計算單支避雷塔的保護范圍。一座煙囪高hx=29m,避雷塔尖端高出煙囪1m。那么避雷塔高度=30m,避雷塔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r=1.5h=1.5×30=45(m),避雷塔對煙囪頂部水平面的保護半徑rx=(h-hx)p=(30-29)×1=1(m)。隨著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增大。單支避雷塔的高度要升高,但如果所要求保護的范圍比較狹長(如長方形),就不宜用太高的單支避雷塔,這時可以采用兩支較矮的避雷塔。
兩支等高避雷塔的保護范圍如圖2所示。每支避雷塔外側的保護范圍和單支避雷塔的保護范圍相同;兩支避雷塔中間的保護范圍由通過兩避雷塔的頂點以及保護范圍上部邊緣的一最低點O作一圓弧來確定。這個最低點O離地面的高度為式中h0——兩避雷塔之間保護范圍上部邊緣最低點的高度(m);h——避雷塔的高度(m);D——兩避雷塔之間的距離(m);p——高度影響系數。兩避雷塔之間高度為hx水平面上保護范圍的一側的最小寬度bx=1.5(h0—hx)。當兩避雷塔間距離D=7hp時,h0=0,這意味著此時兩避雷塔之間不再構成聯合保護范圍。當單支或雙支避雷塔不足以保護全部設備或建筑物時,可裝三支或更多支形成更大范圍的聯合保護,其保護范圍在此不再贅述。需要注意的是,雷電時期內,在避雷塔接地裝置附近,由于跨步電壓甚高,人員接近時有觸電的危險,一般在避雷塔接地裝置附近約10米的范圍內是比較危險的。